“一场普通的演出,让人们看到豫剧演员们的专业精神,也引起了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议,这是好事。”
□本报评论员 丁新科
豫剧有多火?
【资料图】
近日,央视网发了一段豫剧团在安阳下乡演出时的短视频,引来网友纷纷点赞。视频中,演员们身着厚厚的戏服,大汗淋漓,但仍坚持唱完。
台上人一板一眼,台下人如痴如醉,在这个夏季的某个瞬间,豫剧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让网友感动,“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网友提出,就不能缓缓,一定要这个时间唱?马上就有人出来“科普”:“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开戏就要唱完。”
“开戏就要唱完”,不仅代表一种坚守的力量,也从侧面证明了豫剧的活力。这个天气还有活儿接,恰恰说明剧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有人请,才有人唱。
也有眼尖的网友看到,台下全是大爷大妈,年轻人很少。是不是等这批观众老去,就没人看戏了?马上就有人反驳:“本人90后,开始排斥,现在慢慢习惯听戏。”有年轻观众说:“我是00后,也爱上这个调调,正常不正常?”有人跟帖:“正常,因为我也是。”可见,在年轻一代中,豫剧同样有观众基础。
豫剧是扎根群众的艺术,接地气是其鲜明的特点,它既有“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式家国情怀,也有“亲家母,你坐下”式家长里短,忠孝道义此间谈,惩恶扬善美名扬。常香玉大师“戏比天大”不仅是说给演员听的,也是对职业精神的生动诠释。豫剧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其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艺术,群众自然热捧。“三天不吃馍,也要听刘忠河”,豫东群众这样称赞心目中的名角;今年年初,漯河市豫剧团在安徽临泉演出,再次上演万人空巷景象,当地群众早早就来到舞台前等候……不仅河南人爱听,豫剧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同样也广受欢迎。群众的期盼,正是豫剧坚守的价值所在。
不可否认,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剧团仍举步维艰,豫剧演员时刻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社交媒体发达,促使一些豫剧演员转战抖音等平台,直播唱戏、对飙唱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粉丝,这也是豫剧在新形势下创新传播的体现。
一场普通的演出,让人们看到豫剧演员们的专业精神,也引起了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议,这是好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拿出更多精品力作,让优秀剧目更加深入人心、深入群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