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甘肃省灵台县桥村遗址集中出土的5000余件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瓦碎片,通过形态测量、定量分析、三维建模、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重建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的拼接技术,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突破。
考古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瓦出现在公元前三千纪晚期的希腊地区,但这种瓦件仅为单一的直板形态。由筒瓦和板瓦组合而成的复合陶瓦则广泛出现在中国黄土高原的诸多遗址中,如桥村遗址、芦山峁遗址、石峁遗址等。利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测算陶瓦年龄,研究人员得出,桥村遗址出土的早期复合陶瓦的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400至22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早期,是目前确切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复合陶瓦。
想要为古建筑溯源,利用陶瓦“重建”房屋的工作至关重要。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现代科技,结合考古、建筑、文物保护、计算机模拟等多个专业方向进行交叉研究攻关。团队对5000余件陶瓦标本进行了分类测量,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精确复原了不同类型的筒瓦和板瓦的完整形态。在与历史时期考古资料的系统比对下,团队还原了桥村瓦顶建筑的支撑结构和瓦屋面的细节,并设计了计算机程序模拟瓦件搭接的全过程,定量评估瓦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与瓦屋面施工的技术特征。
研究表明,陶瓦屋顶的发明提高了建筑屋顶的长期耐用性、防水抗风性,降低了房屋的维护成本。桥村复合陶瓦的制作属于低水平的标准化生产,专业瓦工的手工控制是实现有效搭建屋顶的关键技术因素。陶瓦屋顶的发明和使用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厚夯土墙作为承重结构关系密切,体现了早期瓦屋技术的原始性特点。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报告杂志上,并收获了论文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