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 凌鹏)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今年以来,南宁市不断推出提振经济促消费的系列举措助力发展夜间经济,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措施下,南宁夜晚的火爆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夜间经济成为了首府消费新亮点。
优服务 强保障 助力城市“夜经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4日晚,记者在位于良庆区的“南宁之夜”街区看到,虽然“五一”假期刚刚结束,但街区里的市民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一个个正在进行表演的主题舞台前围着不少在观看、拍照的群众,从甘肃来的游客成橙便是其中一员,“五一”期间街区里举行的篝火晚会、打铁花、“上刀山下火海”等民族、民间特色表演令他流连忘返:“这里表演丰富、美食多,可以感受到与家乡不同的文化体验,感觉特别棒。”
灯光璀璨的“南宁之夜”街区。记者 谢永满 摄
为助力“南宁之夜”打造成广西城市微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夜经济标杆地,给予市民游客良好的夜游体验,良庆区主动服务,多方协调,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开放、活跃的夜间经济发展环境,据良庆区文广体旅局副局长李海川介绍,在“南宁之夜”项目正式对外开放前,良庆区积极组织队伍到现场重点围绕消防、设施、食品、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隐患、人员疏散、交通疏导管控工作、房屋建筑隐患等进行检查指导。街区开街后,良庆区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法,不定期的对“南宁之夜”街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督促业主单位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在强化应急服务方面,良庆区文旅系统人员坚守岗位,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在春节人流量较大的节日期间,还实行城区党政主要领导带班值班、各单位1名领导轮值的值班制度,确保街区安全、有序运营。在客流高峰期,街区内部也加大安保力量,对安保设施进行检查,在出入口进行有序引导和入园提醒,让游客实现安心游玩。
“南宁之夜”街区里游人如织。记者 冼慧莹 摄
良好的运营环境令“南宁之夜”街区得以尽情释放夜间魅力,吸引人群目光。“截至2023年5月2日,‘南宁之夜’街区客流量达到472万多人次,日均客流量4万多人,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现街区总体营业额达到了4426万多元。” 广西旅发不夜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庞燕妮说到。
小摊位 助就业 烟火气息越浓郁
在城市另一边的西关夜市街同样是热闹喧嚣的夜晚。为全面响应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号召,加快夜间消费合理布局,培育夜生活文化,激发老街区新活力,西关夜市街通过建设新潮的场景、加强业态升级、亮化夜间灯光商业氛围等方式,打造出了又一个地标性夜间经济商圈。“五一”期间,该夜市街二期项目“西关金街”正式开街,为西关夜市街再次注入新活力。
“五一”期间开街的西关金街。记者 冼慧莹 摄
“我从网上刷到了西关金街的内容,就过来看看为自己补一补假期。”从河池来的游客卢丽芬女士趁着假期后的错峰出游来到了西关夜市街,对夜市整洁的环境、丰富的美食连连称赞。
夜市从业者的获得感和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是一座城市“夜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进入西关夜市街,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美食,还有服装、小饰品、生活用品等摊位。“西关夜市街自2020年建成以来,为大学生、下岗工人等群体创建了就业平台;一期共有经营商家330户,年交易额达1.2亿元,解决就业2037人次,二期打造的西关金街设有50家特色小吃摊位,多增了300余个就业岗位。”兴宁区民生街道党工委书记粟永浪向记者介绍道。
同时,西关夜市街也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机会与服务,为商户提供品牌孵化、就业指导、技术教培、宣传推广等增值服务,还设立0元孵化基地,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帮助夜市创业摊主经营和实现就业。在西关夜市街经营着一家老挝冰咖啡的老板娘张雄辉便是其中一个受益的创业者,目前她管理的老挝冰咖啡在该夜市街里共开了两个摊铺,冰爽的东南亚风味口感受到不少食客喜爱。“周末节假日一天能卖到两三百杯,平常也有一百多杯,客流量越来越好了。”张雄辉开心地说道。
西关夜市在每个摊位边设置了垃圾桶,保持街道整洁,给市民游客营造良好的逛街体验。记者 冼慧莹 摄
夜市经济给许多创业年轻人带来了机遇,也给市民游客带来了更浓郁的烟火气。为保证夜市街给摊主、游客都带来良好体验,西关夜市街不断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完善了科学化、合理化、安全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兴宁区民生街道办与运营方按照“疏堵结合”标准,采取引摊入市的模式对乱摆乱卖流动摊点进行规范化管理,既满足了市民的日常需求,又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目前,西关夜市项目共形成了一期经营定位为特色小吃、百货、娱乐的西关路和二期经营定位为品牌餐饮、地方特色小吃的西关金街,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好看”“好吃”“好玩”的夜间经济消费新绿洲。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冼慧莹 凌鹏)
关键词: